粘結強度檢測儀標準化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
2025-10-16 點擊:5
粘結強度檢測儀是評估涂層、保溫系統、瓷磚、結構膠等材料與基體之間粘結性能的關鍵設備。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的評判。為確保檢測過程科學、數據真實,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標準化流程,并時刻牢記安全注意事項。
一、標準化操作流程
(一)檢測前準備
1.儀器檢查與校準:
檢查檢測儀主機、液壓泵、傳感器、連接線及夾具是否完好、清潔,確認無可見損傷。
進行通電測試,觀察數顯儀表或軟件界面是否正常歸零。
依據儀器使用說明書和計量要求,定期使用標準砝碼或專用校準裝置對儀器進行力值校準,確保測量精度。
2.試件與工具準備:
試件確認:明確檢測對象(如外墻保溫抗拉強度、瓷磚粘結強度等),并確認現場試件(如粘結的標準塊或拉拔頭)已按相應規范要求制備完畢,并達到規定的養護齡期。
工具清點:準備齊全所需的工具,包括切割機(用于切割至基體)、磨平機、膠粘劑(如環氧樹脂AB膠)、拉拔塊、定位尺等。
3.安全防護:
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防護眼鏡及勞保手套。
在檢測區域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帶或圍欄,防止高空墜物或無關人員進入。
(二)現場操作步驟
1.試件安裝:
定位與處理:使用定位尺確定拉拔點,避開空鼓、裂縫及接縫處。用切割機環繞拉拔頭切割至基層,確保受力面積統一且垂直于基面。
粘結拉拔塊:將拉拔塊粘結面清理干凈,使用高強、快速固化的膠粘劑(如環氧樹脂)將其與待測面牢固粘結。務必保證拉拔塊與測試面平行,膠粘劑均勻飽滿,無氣泡。
養護:等待膠粘劑達到說明書規定的固化強度和時間,期間嚴禁擾動。
2.儀器連接與組裝:
將拉拔頭夾具與儀器主機可靠連接。
將主機套入已粘結牢固的拉拔塊上,確保三者對中,即受力軸線與拉拔塊平面垂直。任何角度的偏差都會導致應力集中,影響結果準確性。
3.加載測試:
清零:在正式加載前,在儀器上執行“清零”操作,消除系統初始誤差。
勻速加載:啟動液壓泵或電動開關,以(250±50)N/s的速率勻速、平穩地施加拉力。嚴禁沖擊式加載或速度忽快忽慢。
數據觀察:密切觀察力值顯示,直至試件破壞。記錄下峰值破壞載荷(即粘結強度值)和破壞狀態(如內聚破壞、粘附破壞、界面破壞等)。
4.數據記錄與現場處理:
詳細記錄每個測點的位置、破壞載荷、破壞面積和破壞形態。
對破壞后的試件進行拍照存檔,作為判斷依據。
卸下儀器,清理現場殘留的膠粘劑和碎屑。
二、核心注意事項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高空作業時,必須系掛安全帶。檢測前評估基層狀況,對存在松脫風險的構件先行處理,防止構件突然脫落傷人。
操作液壓式檢測儀時,注意高壓油管勿扭曲打折,防止爆管噴油。
2.確保對中是關鍵:
受力不對中是導致檢測失敗和數據失真的最常見原因。必須使用定位裝置輔助,確保拉拔塊、夾具與儀器主機在同一軸線上。
3.控制加載速率:
加載速率是影響強度結果的重要參數。過快會導致測得強度偏高,過慢則可能偏低。務必使用儀器內置速率控制功能或通過培訓使操作人員掌握勻速加載的技巧。
4.精準判定破壞形態:
粘結強度值必須與破壞形態結合分析才有意義。
理想狀態:內聚破壞(破壞發生在保溫層或基體內),表明粘結強度高于材料自身強度。
需關注狀態:粘附破壞(發生在粘結界面),表明粘結界面是薄弱環節。
無效數據:若破壞發生在膠粘劑層或拉拔塊與膠的界面,則該次檢測通常視為無效,需檢查膠粘劑質量和操作工藝后重新檢測。
5.環境與設備管理:
避免在天氣(如大風、雨天、冰凍)下進行戶外檢測。
儀器為精密設備,應輕拿輕放,避免撞擊、潮濕和塵土。定期保養,長期不使用時,應釋放液壓系統壓力,并將設備存放于干燥工具箱內。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煙密度測試儀的測量精度與校準方法